好看的小说 > 介绍 >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二百七十章 择兵(二)

【书名: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 第二百七十章 择兵(二) 作者:夏侯龙城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最新章节 3k小说网欢迎您!很好记哦!http://www.3kxs.net 好看的小说
强烈推荐: 大唐:武神聊天群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特种兵:提取神话基因,碾压鹰酱 大明:千古第一贪官,朕杀不得? 空军:从鹰隼大队开始签到 我在金三角打造红警基地 军火大亨:开局忽悠百亿美元订单 三国:悟性逆天,打造仙秦帝国 看我直播讲历史,古人都破防了 我刚登基称帝,二战爆发了? 开局洞房秦可卿,我在红楼乱杀! 换源:        贪财好利是人的本性,当哨骑令传全营,说要找矿工的时候,很多人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万一蒙混过关了,日后也能混上赏粮吃。

于是,群情踊跃。

这应该算是好事,一有什么军令下来,民夫们踊跃参与,热情到了极点,这种状态,再好不过。

可如今,李孟羲遇到了麻烦。

所谓知易行难,不外如是。

《纪效兵书》中有写,练兵的时候,矿工是最好的兵员。

可真到选兵的时候,说要矿工,好吧,那么多人都说自己是矿工。

李孟羲不太清楚汉朝的社会状态,但就是再不清楚,用脚趾去想也能想明白,怎么可能全营都是矿工?矿工的比例怎么可能这么变态?

有人冒充矿工,民夫们冒充矿工的动机李孟羲大约也能猜到。

想来戚继光将军选矿工练成戚家军,后来戚家军战绩斐然,朝廷开始看重戚家军,戚家军于是财力军饷不缺,因此待遇优渥。

然后,戚家军待遇非常好,再招兵的时候,就有人开始假冒矿工,想混进戚家军,想拿到戚家军丰厚的军饷。

当时戚继光将军肯定也碰到过这种事了,然而戚将军是如何解决的,在《纪效兵书》里,没有写。

李孟羲远看着满营混乱,有些头痛。

“咋办?”李孟羲抬头向刘备求助。

刘备呵呵笑了,“如此鼎沸之人声,其中必有伪冒者,如何区分,某亦不知。

孟羲你多有才智,不妨自想对策。”

刘备的话意思很明了,就是说,我帮不了你了,你自己去想对策吧。

李孟羲不由挠头。

侦辨人员身份,这应该是警察叔叔擅长的,可怜的李孟羲,啥都不会儿,被逼着干各种各样的事。

按之前李孟羲一贯的方法,比如说想要找一些人编筐子,然后用粮食作为激赏,但是这时,李孟羲不清楚编一个筐子所需多少工时,也不知该如何额定粮食。

于是,在下达军令之前,李孟羲先悄悄的访查一番,找到一个编筐技艺精湛的老人,暗地里问,编一个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老人想不到那么多,直接就告诉李孟羲编筐所需的工时了。

然后,李孟羲就根据这个编筐技术非常娴熟的老人编筐的工时,来确定“工资”。

这应该属于一种商业间谍行为的吧。

细究起来,李孟羲这种其实很猥琐的,人家老人对你知根知底,有什么说什么,等知道了行业秘密之后,立刻就把根据编筐所需工时把“工资”压的贼低,低到民夫们再加班加点,也多挣不了多少粮食的程度,因为,李孟羲是拿最高技术力的老匠人来制定工资标准的,这就是说,绝大多数人,速度赶不上这个最快速度。

之前,李孟羲就按如此方法,他在一点相关技术不懂的情况下,摸清了编筐,编草鞋,编篓子,还有绞麻线,织布,等各种行业的生产效率,无一例外,用的都是同样的方法,都是李孟羲直接问相关业内人员的。

现在,遇到了问题,李孟羲最先想到的还是同样的方法。

区分哪些是真正的矿工是吧,那就找一个真正的矿工问问,挖矿的时候的种种细节,问好之后,不声张,然后向审问犯人那样,把人分开,一个一个单独的问,回答不出来挖矿细节的,就被淘汰了。

这个方法,可行的吧。

可是,到哪去找一个真正的矿工呢,李孟羲又茫然了。

以李孟羲对挖矿这件工作的了解,挖矿比干普通农活更累,风吹日晒的比农民更多,挖矿需要体力,所以矿工应该较为壮实,且皮肤更黑,手上老茧更加的厚,应该是这样的吧,李孟羲心想。

就按这样不知可否的标准,李孟羲走入人群,开始目光四处巡视,想找出真正的累年矿工。

汉代工业不发达,便于开采的浅层矿不多,因此开矿地也不多。

比较出名的的铁矿石产地,比如徐州产好铁,龙泉一地,也产好铁。有铁矿,自然锻造技术较其他地方发达,龙泉自古盛产神兵利器,便是如此。

李孟羲按健壮,黝黑,两个特点想去找矿工,可这两个特点,也太不明显了,四处看了半天,仍区分不出矿工。

李孟羲选兵的第一步,便戛然而止。

不是矿区的话,可能一个县,几万十几万人,其中一个矿工都没有都有可能。

义军现在人数刚破万,很大概率,其中其中一个矿工也没有。

矿工选不了了,那就按其他标准接着选好了,戚继光将军挑选兵员的时候,市民不要,小商小贩不要,见谁都点头哈腰的小吏不要,面白皮嫩的不要。

李孟羲稍一思索,便下达了新的命令,他让民夫们,按是住在县城还是住在乡下,是不是小商贩,以前有没有当过书吏之类的小官,分站三列,这三类都不是,站第四列。

命令下达之后,民夫们缓缓动了。

依然是好多人,都去往前凑,从经济结构角度计算,怎么也不可能排了那么长一队,全都是小商小贩的吧,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一个民夫真的是商贩,那么肯定是回去商贩那一队的。

也就是说,商贩那一队必然有真正的商贩,小吏那一队,有真正的低级门吏之类的,市民那一队,同样也有真正的市民阶层。

民夫们不可能完全听话,为了能选中,跟以前的那些人一样,选中去辎重队,然后也可以有活干,能多挣点粮食。

就抱着这样的想法,民夫们想试试看能不能蒙混过去。

人心如此,任何规章制度都解决不了问题的,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管理成本吧,上下层之间,信息并不完全透明而带来的管理难度。

走过市民的那一队,李孟羲看了一眼,这一队人不要。

走过小商小贩的那一队,李孟羲看了一眼,还是不要。

第三队,所谓的门吏书吏之类的,嚯,怎么可能有那么多人都曾经当过小官的呢。

上一章推荐目 录书签下一章
我在三国教书那些年相邻的书:我刚登基称帝,二战爆发了? 大唐:武神聊天群 抗战:多子多福,打造至高军阀 大明:我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曝光了 特种兵:提取神话基因,碾压鹰酱 误将军演当游戏,活捉蓝方指挥官 易宋 大秦:开局扮演李元霸,战神无双 死后三万年 抗战:满级悟性,开局手搓AK 大明:开局抬棺进谏,老朱气炸了 大明:标儿,要不让老五当太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