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小说 > 介绍 > 永乐建庶人

第三十五章 散朝、念家

【书名: 永乐建庶人 第三十五章 散朝、念家 作者:天玄的笔

永乐建庶人最新章节 3k小说网欢迎您!很好记哦!http://www.3kxs.net 好看的小说
强烈推荐: 大唐:武神聊天群 大明:八岁盗墓,咱的龙袍呢? 军火大亨:开局忽悠百亿美元订单 塔防领主:开局十连SSS级天赋 大秦:儿子对比,嬴政酸了 抗战:金三角刚称帝,二战爆发? 特种兵:提取神话基因,碾压鹰酱 大明:千古第一贪官,朕杀不得? 空军:从鹰隼大队开始签到 三国:悟性逆天,打造仙秦帝国 我在金三角打造红警基地 我,活阎王,女帝劝我冷静! 换源:        姚明瑞的“科学”理论令人震耳欲聋,杨溥后的朝臣再无人敢出言发难。见无事,她行一礼,又回到了姚广孝身后。

人群中靠前的几位阁臣亲眼见着这一举动,心思翻涌起来。

姚广孝这个“妖僧”之所以不是内阁首辅,完全是因为他不想当罢了;但他的弟子,看这幅样子,保不准会日后得了官身,真正入朝,去争一争这大明第一女首辅的位置来。

内阁中聚集的,都是朱棣信任的、有能力的重臣。如今阁中五人,都是当初开门迎燕之人,虽然挑不出什么大毛病来,但确实少个锐意进取之人来领头。

永乐内阁,初形成于建文四年,也就是朱棣带着燕军入南京城,改永乐年号的前一年。

初代内阁为七人,分别是黄淮、胡靖、杨荣、解缙、杨士奇、金幼孜、胡俨。

这七人中,胡俨在永乐八年改任国子监祭酒,出阁了;谢缙永乐九年因参与“争嫡”被朱棣打入大牢,官职被封了;剩下五人没变,便是今天的内阁五阁臣。

胡靖就是胡广,建文时被朱允炆赐名“靖”,和杨道应被朱棣赐名“荣”是一个道理,不过他在入阁后很快又把名字改回胡广,以示不认前朝恩典。

阁臣,是最受朱棣信赖和重用的文臣,能力、忠心缺一不可,这也是朱棣任免阁臣的准则。

胡俨被改任,是身上总归有些污点,建文朝的污点,再加上其不擅处理奏事,在文渊阁内可有可无,所以被朱棣派去做国子监祭酒这种不浪费才能却也无法掌实权的位置。

谢缙就不必多说了,他能力有余,但忠心不足,中了君臣的大忌,他不死谁死。

五人间互相使了眼色,觉得不必再纠结于姚明瑞一事,平复好心情,便有人出来上奏,履行正常的大早朝流程。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大早朝看似长,实际也短,当众处理了一些事后,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早朝结束,朝臣都要各回各职去,而阁臣自然是陪着朱棣处理政务。

至于姚明瑞这个朝堂新秀,是跟着姚广孝出宫了,回那处小院子里,喝喝茶聊聊天。

...

白日瞬逝,暮色降临。

眼见夕阳西下,朱棣处理完一天的政务,终于松了一口气。

殿内早已点上了明烛,火光在暮日里显得飘微,却也通萤,照在五位阁臣脸上,也显出几分疲惫来。

毕竟都是人,年纪也不小了,老这样大早起来上早朝,然后处理一天的政务,对他们的身体是种不小的考验。

朱元璋忙,是一个人忙;朱棣忙,是带着太子、他们一起忙。

权力握在手上是千钧,让人高高在上,成为人上人;但坐在屁股下却也硌得慌,太硬了。

大明这两京一十二省的政务,凡是底下处理不了的就会一层层传到这里来,何其多也!还有边地战况、天灾人祸,这个偌大国家的运转离不开他们半点,更离不开朝廷半点。

殿内早早候着的老太监见圣上批完奏章,一路小跑过来,附前耳语:

“陛下,酉时(下午五点到七点)已至,御膳房的吃食已经做好了,您也该休息休息了。”

“也是。”

朱棣颔首,站起身来,对殿内的几位阁臣露出笑容来,没有半点儿架子,催促诸位回家。

“爱卿们,夕阳西下了,今天的政务少,既然处理完了,就都回去休息吧。”

“谢陛下,臣等告退。”

五位阁臣施完礼,转身出了宫,各回各家。

能早点“下班”,对他们来说,是难得的好事了。

每天能传到文渊阁来的政务很多,很多,大多是要钱的,但缘由不同,其中轻重缓急,都要由他们来判断,给到皇帝处理意见。

这些政务的处理顺序、成都一旦颠倒,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地方上出现大问题,最终引发民变。

古代封建王朝,所有执政者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民变,这意味着地方上的问题已经到了没法处理的程度,不得不使用武力镇压了。

虽然大明不缺这点镇压地方的士卒,但可怕的不是民变本身,而是它背后的深层问题——政策的不妥、官僚的欺压...这些问题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

能用政治解决的事,就不要用暴力解决,否则问题只会越堆越堆,积重难返,最终将整个大明朝带向深渊。

朱棣深谙其中道理,所以带内阁处理政务时,向来是谨慎至极,力保不在制定政策的过程中犯错误;至于剩下的地方问题,多半能通过任免官员来解决。

...

金幼孜到家宅,便有家厨为他专门准备吃食,仆从为他换常服。

虽在朝为官,但他没有把妻儿一同安排到南京城来,只因这些年见争嫡斗争凶猛,同僚多有入狱者,总觉危险得很。自己是入朝为官,不得不在这儿,但妻儿就没必要一同涉险了。

他出身于名门望族,江西新淦金氏,祖上就有赫赫荣耀,不过早已不显:远祖金彦在刘宋末年曾任广州都督,拜骠骑左将军,后兵败潜逃,隐姓埋名,到了新淦地界,就此居存下来。

家书记载中,曾祖父就开始以儒学传家,至他父亲这里有了些成效,但还是没什么功名,直到他这一代,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先中进士,后入内阁,可谓是一时荣极当世。

人年岁大了,就会念旧,就会思乡,他也不能例外。

在外厅等房之余,金幼孜的手指时不时敲击桌面,望着逐渐黯淡下来的天空,思绪纷飞。

突然,他觉得少了些什么,将椅子搬到另一个位置上,再度坐下。

这次就对了,刚好能看到天边的明月。

金幼孜望着明月,彻底出了神:

自己今年不算小了,已经不惑过半,四十五岁了,放到乡里是该养老的年纪;但当了官,入了朝,很多事就由不得自己了,哪怕是明天去向陛下请求告老还乡,他也一定不会允许吧?

每年也就过年能回去一趟,略微陪陪家人们,教化什么,自己这个父亲,真是没尽到责任啊。

大儿子还好,听话,苦读诗书,日后没准能考取个功名;哪怕不成,也能靠着自己的荫庇得个官职,护住家中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其他几个儿子,唉,不说也罢。

什么时候,能告老还家,多陪陪孩子们呢?

上一章推荐目 录书签下一章
永乐建庶人相邻的书:我刚登基称帝,二战爆发了? 大唐:武神聊天群 军火大亨:开局忽悠百亿美元订单 大秦:开局扮演李元霸,战神无双 抗战:多子多福,打造至高军阀 大明:我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曝光了 特种兵:提取神话基因,碾压鹰酱 误将军演当游戏,活捉蓝方指挥官 大明:八岁盗墓,咱的龙袍呢? 三国,每周签到一个万界垃圾桶 易宋 我制作科普视频,全体帝王偷学!